2008年以来,特别是今年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的深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黄华华省长在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围绕河源市建设创新型河源的总体部署,借建设河源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的东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知识产权发展的良好环境,全校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进展。
截至今年8月份,我校已完成国家专利申请14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肖运海和于景福老师独立申请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证书;戴卫军、葛建新、杨 伟、钟明鑫、陈纪钦、张海乾、王 晖、黄 雷、陈 余、李大成、崔华安等11位老师联合申请的五项实用新型专利收到国家专利授权通知;刘安华校长独立申请的发明专利已通过公示期,进入答辩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以上各位老师们心血的凝聚,更是学校领导重视、全体师生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真实体现。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统筹知识产权教育工作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2007年未,学校科研处根据刘安华校长的亲自部署,起草并出台了《qy球友会科技奖励及培育办法》、《qy球友会专利培育、管理及奖励办法》、《qy球友会科技与社会服务奖励办法》等制度,完善了学校科研管理制度,规范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加大了对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的激励力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工投身于科研与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校顺利完成了河源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的认定工作,率先成为第一批“河源市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校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单位”,获得市政府每年1万元的建设期专项资金资助。同时,我校以此为依托,制订了《qy球友会2008-2009学年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方案》,点面结合,开设知识产权教育选修课,在学校大力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和有关电子、数控、艺术等设计大赛,取得丰硕的成果,积极推进了知识产权教育工作。
二、明确思路,学校进一步继续加大知识产权教育与宣传力度
发展知识产权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产权资源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标志。加快知识产权发展,已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战略选择,高校也不例外。2008年以来,科研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快了我校知识产权教育工作开展的进度,期间制定了我校知识产权教育工作计划。一年多来,我校举办了各种各类的宣传活动,扩大知识产权教育的影响。一是人事部门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诸如《知识产权法》培训方面的各类培训;二是在学校高年级大学生中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程;三是邀请知识产权方面资深专家来校进行知识产权专题学术讲座;四是学做结合,开展一系列的知识竞赛和各类设计大赛。这样,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对我国专利申请有关法规的了解,激发了教师和学生对专利申请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全校师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精神。
引导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与管理制度,提高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这是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年)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对此,我校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科研开发或教学实践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究开发机制。鼓励和引导学校师生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联合体。从2008年开始,我校已经按照项目化、指标化和责任化要求,将专利申请量等知识产权指标分解落实到学校各部门,与各单位签订了绩效考核工作责任书,并以此作为教师评先、晋级和奖励的主要依据。从目前的情况看,目标责任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形成良性发展局面。
四、培育并建立成果转化机制,促使知识产权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知识产权形成生产力离不开专利成果转化机制。我校知识产权工作以拥有知识产权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重点,促进有关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就中期发展目标看,我校主要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运用知识产权激发矿产资源、商贸、旅游、饮食等传统服务业活力,运用知识产权大力激发以手机为主导的电子产业、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以及新能源等,发展壮大品牌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构筑与我市产业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支撑体系。对此,我校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攻关,扶持有潜力的专利成果,优先考虑有专利成果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同时设立了河职院专利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推动知识产权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的运用,同时把成果转化后投入市场商业运作得来的资金全部转化为成果转化基金,推动本地区拥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增强我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自我造血功能,促使我校科技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